第三天的行程是南海七美、望安+桶盤巡航


早上起床時聽到窗外滂沱大雨,心想今天的2島之行不太妙了~~


梳洗整理行囊後~~天又晴了


6點50分車車來接我們時,居然~~又下起超大雨


沒可選擇只能硬上了,風雨就隨它吧


到了碼頭,太陽公公雖然沒露面但雨停了。~~看看照片中的天空還是灰&暗~~


早餐當然還是旅店提供的,但因出發時間很早所以旅店貼心的幫我們做了外帶



到七美後第一站為七美人塚


七美人塚的貞烈故事和七美島的名字緊密相扣,七美島古名大嶼,因為七美是澎湖離島中最大的島嶼,官方為了追念七個貞烈女子的德行而將島嶼名稱改為七美。
相傳明朝萬曆年間,七美島常有海盜上岸滋擾搶奪,某日當島上男人大多出海捕魚之際,又有一批海盜從七美南方登岸,大部分老弱村民見狀紛紛躲到山洞內躲避,有7名在山上作食的婦女因來不及躲藏而被海盜發現,這7個女子一路逃到七美人塚附近終究被海盜圍擄,為了保有貞節不受凌辱,於是退到井口後相偕跳井自盡,等海盜離去後村民來到井邊救人時已經回天乏術。
村民為了追念這七位貞節烈女於是土填井口為墓,說也奇怪,井口上竟然就長出了七株常年茂綠的樹種-香花樹。當東北季風降臨七美時,七美島上的樹木都枯萎泛黃後,香花樹卻常年翠綠,因此贏得七美人的虔誠信仰。
香花樹樹齡已經達到400歲,可以說是澎湖最古老的樹種 。
遊客來七美人塚應該帶著虔誠而非嬉鬧的心情,尤其不要攀折香花樹的葉子,這是一種忌諱,以前有位日本男子在七美人塚遊玩時隨意摘攀了香花樹,回到日本就臥病不起,無法醫治,後來又千里迢迢來到七美人塚前祭拜謝罪,說也奇怪,病痛不藥而癒。七美人塚深埋的這7位女子可都是花娘(澎湖人稱未嫁而亡的女子為花娘),所以未婚男子來到七美人塚別太輕浮囉! 資料來源為沿著菊島旅行

LO註明"石敢當"(導遊說的)那石塔,在沿著菊島旅行中卻特別註明是石塔而非石敢當。到底誰對?就不清楚了


LO並未正面照七美人塚,因為不知可不可照就選擇不照了


望夫石


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,男討海女作山,生活美滿,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,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,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,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,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,還是不見丈夫歸來,第二天、第三天,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,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,過了三、四天後,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,他已經倒地不起。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,說也奇怪,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,包括頭髮、身體、雙腳,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,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。


照片由左而右你有沒有找到了女子身形的頭,胸腹,腳,以及那翠綠的髮絲呢!


以上資料來源為沿著菊島旅行


這照片是在遊覽車上照的,景觀不是很清楚,請努力發揮"想像力"吧。


龍埕,像龍的一處海蝕平台,觀其名得其影,立於山頭居高臨下,仔細端詳時還真的可以瞧見龍身、龍頭、龍珠,甚至連浪濤激起的飛沫都像極了游龍在戲水。


石龍由三大部分組成:一是龍的身軀,這是個摺皺地形,同時也是個海蝕平台。平台上還有海蝕洞和壺穴,光是這幾點就足以成為地質教室了。
第二部分是龍的頭,這裡又可以分成兩部分,一部份是龍的角和上半部,這邊是屬於較小型的海蝕平台,應該在以前是屬於龍的身體的一部份。另一部份是龍的下顎長長的伸出,這是屬於岩脈。所謂岩脈是火成地形的一種特有景觀,當火山爆發時,岩漿竄入地層中,地層中有裂隙而岩漿沿著裂隙流動而不噴發至地面,因為這樣的因素使得冷卻的速度較為緩慢,形成硬度較高的玄武岩,當地表的侵蝕活動進行時,四周的岩石或泥土被侵蝕掉而岩柱因為硬度較高而留著,形成長條形就稱作岩脈。在七美,岩脈相當的多,而石龍的下顎就是屬於岩脈。
第三部份就是龍珠,這也是屬於畫龍點睛的部分,剛剛好就有一顆龍珠在龍的嘴巴附近,這部分屬於小型的海蝕平台。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
石獅~~像不像ㄋ?自己想像吧


特別一提~~來看這石獅及龍埕的路上有許多"紀念品攤",有一年紀最小嘴巴最甜的小男生。很認真、很認真的喊著超級無敵大帥哥、大美女~~~都那麼認真了,你還不靠過去看看、買點紀念品嗎?一定要的


小台灣


所謂的小台灣就是比鄰在七美東岸海邊的一處海蝕平台,經年累月被海浪拍蝕的結果成為了形狀酷似台灣地圖的海蝕地形。站在小台灣居高臨下真的感覺99分的相似度,更傳奇的是連龜山島也具備了。


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小台灣旁有一像船帆的景物,爸爸正說著~導遊就接著說:『對,這也是一個景點。』大家都跑去拍小台灣,那我們來拍拍帆船石吧


双心石滬


雙心石滬又稱頂隙滬,因為就位在七美頂隙的位置,建造這個石滬的老師傅也是吉貝人,吉貝號稱澎湖石滬的故鄉,整個澎湖700座石滬裡頭,吉貝一個村就佔了88座。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能名聲響亮,在於它的造型美麗浪漫,也在於它的保存完整,因為澎湖大多的石滬不是頹倒就是已經棄置,只有雙心石滬每年都會有維修工程在進行。
石滬就是捕魚的陷阱,利用滬牆的高度,漲潮時魚兒入滬,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,魚群就被困在滬內,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去灑網抓魚。一個石滬通常要數年的時間且集合數個家庭共同完成,所以大部分的石滬都是是私產也是數人共有的,所以巡滬的時間是由這些石滬擁有者彼此協調分配。對於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日子來說,石滬是許多澎湖漁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,只是隨著澎湖海洋資源枯竭,現在石滬大多不具備捕魚的功能。
堆砌石滬需要很高的技術,因為石頭都是用堆的而不是用水泥膠著,所以工法不對的話,海浪一來就會沖毀石滬。    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早上到此還是漲潮的狀態,石滬不是那麼明顯,也許中午過後退潮時會更美喔。

2個小時一下就過了,回到港口等待快艇來接我們前往望安時又買了2支仙人掌冰棒。一支才$15便宜又好吃


揮別七美我們要到望安島了。




綠蠵龜保育中心


館內共有分:綠蠵龜介紹區、龜與人生態展示區、海鳥介紹區以及南海旅遊介紹等,以前都沒真的綠蠵龜在館內,不過這一兩年來館內已經開始收留治療受傷的綠蠵龜,所以遊客可以在館內看到幾隻綠蠵龜的身影。   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小妹抱的是"假的啦"


中社古厝古名花宅,因社區中央有一突起的小丘,當地人稱為花心,因此舊稱此聚落為花宅,民國35年,以其位置在望安島中央,因此改名為中社村。 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

好吃的爆米花球,一球$15 及 $20 二種


天台山


望安素來被稱為澎湖的蜜月島,寧靜的草原風光是主要的原因,而天台山上鬱鬱蔥蔥綿延不絕、隨著山勢起伏的草原風光又為其中之首。


天台山海拔高度56公尺,在澎湖已經是前三名的海拔高度,山崗上羅布天人菊花叢,山頭視野遼闊可以遠眺虎井島花嶼,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眺望到貓嶼。加上左右山腳下各有水垵村跟中社村陪襯,更凸顯其遼闊深邃的山頭景致。在天台山上遠眺台灣海峽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魄。



天台山上最有名的當然是呂洞賓的仙人腳印,其實是一塊風化得有點像人類足印的玄武岩。據傳呂洞賓遊山玩水時突然想大解,就跑到天台山來,當時澎湖只有花嶼跟望安兩島而已,呂洞賓一腳踩在天台山頂,另外一腳落在花嶼,蹲下就是黃金灑滿大海,而這些仙屎通通化成澎湖群島諸多的島嶼。這當然只是傳說啦!這塊風化岩站友們有機會要多看幾眼,因為以風化的速度來看,除非加以保護,否則幾年後足印就無法辨識了。   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
時間又到了,要回馬公了


四眼井,這真是在"小巷"中,來這三天從巷口經過不知幾次竟不知四眼井在此。不是有人報路真要小小找一下ㄋ~雖然它就在最熱鬧的中正路旁


四眼井又名四孔井。四眼井其實只是一個井,並非四個井,只是安有水泥蓋鑿開四個孔(但也或許早期真的是四個井口)。四眼井特異之處在於終年湧出泉水,遇到乾旱不雨也不會乾涸,井深5.6公尺,井寬2公尺,過去曾經是中央街一帶居民生活跟飲用水的來源,現在則轉型為觀光功能。

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
觀音亭~~聽說這看夕陽超美,注意到沒是用"聽說"。因為前2天天氣都不是很好沒夕陽可看,今天要回台北了竟是如此的好天氣


觀音亭休閒園區建於1949年,在這之前,觀音亭為澎湖四大古廟觀音廟所在地,因此宿以宗教聖地為主,1949年先後興建海豚亭與休閒海堤後,加上觀音亭海域內原本的潔白沙灘,觀音亭轉型為休閒遊憩功能。近年來更大興土木興建溜冰場、兒童遊樂區、風帆訓練中心,以及著名的西瀛虹橋,更多的人工遊憩設施增添了觀音亭現代感的休憩功能,只可惜因海堤工程導致園區海域內白沙子悉數流失。
落日餘暉之際,觀音亭海域風帆點點,獨木舟的影子黏在海面上,觀音亭美得十分浪漫。
資料來源為 沿著菊島旅行

爸爸帶著寶貝們不畏豔陽的去海水中玩耍,摸著摸著竟摸到了許多海星。照照相要將它們放到不易被人踩到的地點了


夕陽西下我們要搭乘7:10回台北的班機了,寶貝們還是很開心一點也不會為了即將離開澎湖難過~~因為台北有姊姊在等著他們


回程班機上~~趕快拍完要關機了。


回到台北後又照了張飛機的照片(澎湖機場有管制不可拍照喔),還有接駁車耶


開心的回到台北了


很多澎湖的資訊都是參考了"沿著菊島旅行"這網站,感謝一筆站長提供了那麼多好資訊。(雖然去那全忘了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